网站首页 >> 专题报道 >> 文章内容

我的退役故事丨老军医郑光亮(小丫丫)

[日期:2021-08-03]   来源:中華融報    [字体: ]

     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在部队疗养院专攻“刀中刀”疗法,到军转自主择业创办骨科医院16年,老军医郑光亮在厦门骨科医生中负有盛名,曾获评“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大杰出复转军人”。

     光亮医院入口处墙上,有一张郑光亮与七位战友穿军装敬礼的大幅彩照。正是这八位师团级以上的军医,创办了光亮骨科医院。医院的标识,主体是颗五角星,隐约有军徽的轮廓。每天7点50分,全院28名军转干部,带领150多名医护人员,站军姿列队,举行15分钟的全员交班仪式。80岁的药房白主任,转业前享受副军级待遇,在医院里级别最高,也在队列里立正。理着平头的郑光亮,已经67岁,两鬓斑白,依然身姿挺拔,在交班现场讲话,声音洪亮,短促有力。

    部队的传统,不仅体现在形式上,也体现在医院管理的内涵里。

     一位姓黄的患者,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,四处求医不见好,慕名来做微创手术。做手术那天,医生护士穿着统一的消毒服,郑光亮担心患者认不出自己,难免会紧张,在麻醉前,俯下身子在黄先生耳边说:“没事,我在这里!”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,让患者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。黄先生痊愈后,提着礼物来答谢,郑光亮婉拒了,部队讲究能打仗、打胜仗,医务工作者用精湛的医术帮助患者战胜病魔,是职责所在。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我不能带头违反啊!”

     一切行动听指挥,不拿群众一针线……郑光亮负责制定医院的规章制度,围绕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来展开,郑光亮笑称:“医院必须准军事化管理,用部队的这一套,我比较称手。”

     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是部队的优良传统。工作中有不同看法、不同意见,同事间有隔阂有矛盾,快人快语的郑光亮总是要求摆到桌面上来,开交心通气会,各自先做自我批评。医院因此风清气正,连续四届(十一年)被评为“厦门市文明单位”,党支部被评为“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
     细致的思想工作,郑光亮认为“医患之间也用得上”。患者张女士来看病时说自己吃不下、睡不着,全身无力,心情忧郁,想死的心都有了。郑光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,仔细一打听,原来患者家人不理解,认为她装病,加重了病情。郑光亮交代说,下次看病,把老公、孩子一起带来!之后,病人和家属一起到医院,郑光亮给家属详细解释病情、病理,随后问了家属三个问题:你们生病难受不难受?患病了最担心什么?人得病了最需要什么?郑光亮希望家属感同身受,“家属的理解、支持,对病人早日康复有益。”

     从医46年,郑光亮的手机通讯录有8799人,90%是患者。他获评“福建省医德标兵”“厦门市最有人情味的医者”,以心交心,患者也成为他忠实的“粉丝”。

相关评论
赞助商链接
赞助商链接